赵堂子胡同的朱启钤故居     

20世纪初改造了北京城的人

陈光中 撰文、摄影、绘图

[编者按] 本文刊登于2002年10月10日的《北京晚报》,最近表姐金章茂见到网页上有介绍朱启钤的文章,特地寄来剪报的复印件。在此,对于所有向我提供资料的亲友,一并表示感谢。

 

朱启钤,字桂辛,号蠖园,1871年生,贵州开阳人。他19岁的时候,随姨父、即后来任军机大臣的瞿鸿禨去四川,开始了他的宦途生涯。朱启钤曾担任过清末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北京内城巡警厅厅丞、外城巡警厅厅丞、东三省蒙古事务局督办、津浦铁路北段总办等职务。民国初期,他在北洋政府中当过五任交通总长、三任内务总长,还当过一任代理国务总理。

在他的诸多业绩中,最为人所称道的主要是对北京城区的改造和对北戴河海滨的开发。

 

北京城区改造中最重大的工程,是正阳门。早在清末,朱启钤就有改造正阳门的打算。正阳门俗称“前门”,是明清两代内城的正门,地处京城正中,虽规模宏大,却因为四周店铺林立、街道狭窄而使交通受到严重阻碍。

清朝末期,京汉、京奉两条铁路相继修到箭楼两侧,并分别建立车站,交通更受影响。1914年,担任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提出《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由于在资金筹划上自有主张,没遇到什么困难便获得批准。1915年6月16日,由朱启钤主持的正阳门改造工程冒雨正式开工,他手持大总统颁发的特制银镐刨下了第一块城砖。这柄银镐重约30两,红木手柄上刻有“内务总长朱启钤奉大总统命令修改正阳门,爰与1915年6月16日用此器拆去旧城第一砖,俾交通永便。”此镐至今仍在朱家收藏。由于谋划得当,工程至当年年底便全部完工。此项工程规模宏大:拆除了正阳门瓮城的东西月墙,两侧开设新门;新筑两条宽20米的马路并开辟人行道;修建排水暗沟以防止夏季雨水聚积;全面翻修箭楼,现在正阳门箭楼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装饰风格,就是那时的成果。该工程打通了京城的东西中轴线,为今天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恐怕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

此外,他还主持打通了府右街、南长街与北长街、南池子与北池子,开通了京城南北方向的交通要道。在南池子和南长街路口,设计建造了富有特色的拱形街门,成为东西长安街上独特的景致。

民国初立之时,大总统府设在中南海,朱启钤把中南海南侧的宝月楼下层改建为“新华门”,拆除内侧的皇城墙,使大门直通西长安街,又在门内修建了大影壁,在路南建起一排西式风格的花墙。如今新华门已成为中国政府的象征。

修缮开放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兴建北京的第一家公园——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是朱启钤又一造福后人的善举。他把改建正阳门时拆除天安门对面千步廊的木料用于公园建设,并亲自规划指挥,不仅节约了开支,还使旧料得到充分利用。他对园中的千年古柏尤为爱护,逐一登记造册,并安排妥善管理,这些古柏至今仍郁郁葱葱,成为公园中的著名景观。

正是由于朱启钤在改造北京城区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因此新中国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专门指示有关部门就改造天安门广场的问题征求朱启钤的意见。他慎重地提出了几条建议:广场周围,不要修建高于天安门城楼的建筑;扩建广场、移动华表时要特别予以保护,尤其天安门西侧的华表在庚子年间曾因战火受损,更要注意;广场东、西两面的“三座门”尽可能不要拆等等。他的建议基本都被采纳了。那“三座门”当时也没有拆,是后来为拓宽道路才予以迁移的。

解放后朱启钤曾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约代表及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兼古建筑修整所顾问。即使在晚年,朱启钤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仍十分关心,曾特地写过一篇文章《王府井大街之今昔》,详细叙述了王府井大街的历史沿革,对自己早年管理警厅时所进行的一些未能奏效的改革感到遗憾,甚至痛心检讨“不能辞其咎”,继而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方案,其中许多想法至今看来仍很有意义。比如在他的建议中,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不断强调“以便游人行走”、“以便顾客采购”、“务须避免游人进出困难”、“开辟四达人行道路……免受拥塞困难”等等,如今的王府井大街特辟为步行街,与朱启钤的思路正相吻合。